莆田·海尾
宗圣堂·张镇社
空中带您游 莆田•海尾


莆田•海尾-宗圣堂•张镇社由来简述
清朝乾隆四十五年,公元1755年,海尾族人由兴化府延兴里南箕境(现万科城张镇)迁入海尾定居,海尾宗圣堂建于公元1896年,鉴于每年元宵节渡江困难,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,分社设立张镇社尊主明王、后土夫人。1990年,进行重修,并增建两旁厢厅,因年久失修,于2015年,捐资叁佰伍拾万元,进行重建三教祠(宗圣堂•张镇社)及海尾大剧院和老年文体活动中心,宗圣堂·张镇社、壹善堂、興隆廟、清龍洞、清義洞,五处古迹.

海尾影像传承•记录过去 见证未来
万科南箕·妈祖巡安-海尾·张镇社 元宵福首
万科南箕天后宫•妈祖巡安•海尾
宗圣堂·张镇社,是海尾村历史悠久的重要信仰场所,亦为莆田三一教的代表性庙堂之一。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四十五年(公元1755年),当时海尾族人由兴化府延兴里南箕境(现万科城张镇社)迁入海尾定居,并于公元1896年创立宗圣堂,由于早年每逢元宵节需渡江至南箕境(今万科南箕天后宫)祭祀,颇为不便,遂于民国三十五年(公元1946年)分社设立张镇社,奉祀尊主明王、后土夫人等尊神,护佑乡里。 宗圣堂历经修缮与扩建:1990年进行重修,并增建两侧厢厅;2015年,因年久失修,由全村乡亲与各界热心人士共筹资人民币叁佰伍拾万元,重建三教祠(宗圣堂、张镇社),同时新建海尾大剧院与老年文体活动中心,使之焕发新生,成为集信仰、文化与社区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场所。 宗圣堂·张镇社不仅承载着海尾村深厚的宗教文化与乡土精神,更是海尾族群团结与传承的重要象征。
元宵福首
福首,是流行于福建省莆仙地区的一种特色庆祝元宵节的民俗活动。在莆仙地区的各个村落中,每年根据年龄辈份轮流选出几名成年男子,作为本村落的“福首”,为其庆生,“福首”活动寓意来年可以给族人带来福气,消去灾祸。海尾“福首”元宵民俗活动在每年正月十二举行.
自1984年恢复元宵至2025年海尾已经诞生41届福首.